本文导读:9月17日,理科男居多的北京邮电大学很嗨皮,因为知乎合伙人、CTO李大海带着知乎的技术高管在北邮和这些未来的“程序员”面...
AI校招季:去知乎做算法?很感性!
9月17日,理科男居多的北京邮电大学很嗨皮,因为知乎合伙人、CTO李大海带着知乎的技术高管在北邮和这些未来的“程序员”面对面交流,作为知乎2019校招季的其中一站,以算法为基础的推荐机制、信息流,甚至“如何让广告不那么令人讨厌的出现”,是他们讨论最热烈的话题。
这画风着实有趣:能想象,假如知乎在北邮一墙之隔的北师大做校招 ,那可能会有一群叽叽喳喳的妹子,聊起她们在知乎上的知识生活,从莎士比亚的古典戏剧在旧时代的英国到底算不算高雅艺术,到今天如何在知乎上萃取科学系统的减肥经验,而北邮的上百位学生,关心的则是这些信息到底如何诞生,并在妹子感兴趣的情况下,推荐给她们。
(知乎2019校招北京邮电大学站,同学们向知乎发问)
大学生们有不少是知乎的用户。当他们热情地关注自己学习的技术如何在自己喜爱的产品上落地,程序就不再是冰冷的代码,甚至有了一些荷尔蒙的味道。
也只有知乎能把校园招聘会做出如此的调性:依靠理性的技术传递感性的知识,这也是知乎创立八年,历经封闭、开放、生态化、智能化四个阶段后所形成的调性。反过来说,这也是知乎从垂直封闭的专业问答社区,到如今国内最大的知识内容平台,必须具备的能力。
校招当然不是个新鲜的话题,让知乎的首次大规模校招具有特殊意义的背景在于:2019届校招季,被称为“史上最难校招季”。
知乎的顺势而为
知乎这次大规模校园招聘持续了长达一个月的“路演”,覆盖了东北、华北、西北、南部等全国多地,包括但不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学校的名称昭示了知乎这次校招最核心的目标:招揽理工科毕业生。知乎提供的数百个岗位中,算法等技术岗位达到七成,刚刚完成2.7 亿美元 E 轮融资的知乎显然要在智能算法领域储备和发力。
如前述,人工智能也好,算法也好,机器学习也好,其实都不是新话题,从可穿戴设备的创业潮,百度英伟达这些大厂倡导的图像识别与机器学习, 再到今天智能音箱的蜂拥而至,今日头条算法推荐给媒体业带来的巨大冲击……人工智能的风口已经刮过一轮又一轮了,从大厂到独角兽,再到创业者,不管要股价还是新一轮融资,人工智能都是最时尚的新故事。
但在知乎从来没盲目跟过风。
除了用户增长很快(用户数已经破2亿),知乎本来就不是一家以快著称的公司。创始人、CEO周源2016年在知乎专栏写了一篇文章,其中提到“我们在创立知乎的第一天起,就明确了靠数量和流量的堆砌换取增长,是对社区极为危险的方式。”在【商业街探案】看来,这句话其实可以用来理解知乎所有的新增产品和服务的逻辑:
(知乎创始人、CEO周源)
2013年开放注册,开闸放水,这个在所有互联网平台看来不是问题的问题,在知乎内部经历几轮争吵,甚至在【商业街探案】每一次和知乎高管的交流里,都能听得到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忆;知识付费从知乎Live到知乎大学;用户成长计划从“盐”到今天的“盐值”(简单说就是用户在知乎上的行为会产生一个分数,而这个分数会决定用户对知乎社区的参与度)……记得知乎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李申申曾告诉过【商业街探案】,知乎在新产品上线的速度确实不快,但已上线产品的细微迭代一直很快。
包括知乎在今天校园招聘会上表现出对人工智能领域的布局,其实周源早在2014年就告诉过【商业街探案】:他一直小心翼翼控制着知乎的边界,包括规模和流量,因为规模越大,信息的筛选(包括垃圾信息的剔除)和信息与人的对接(包括人与人的对接)都会是极大的挑战。
所以,知乎的“不快”,在本质上就是按照自己的企业战略和发展节奏在走,在【商业街探案】的印象里,知乎在过去几轮融资里,很少有过融资前就大张旗鼓上线一个新产品或者新理念(哪怕很不完善)以此给资本市场一个新的故事(而这已经成为国内公司的通用做法),而是在融资后才低调地宣布自己将要去干嘛。
所以,我们看到在2018年8月8日,周源在知乎完成2.7亿美金E轮融资后的全员邮件里,终于宣布:“未来知乎将围绕智能社区和工具场景,建立百人规模的智能算法团队,持续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对成都分部进行重要业务升级,建设六大能力中心”——成都电子科技大学正是知乎这次校招巡讲的一站。
这是知乎的顺势:
先解决从垂直封闭的知识社区到开放的知识内容平台问题,也就是信息与人的连接;
在规模和流量大增后逐步建设社区生态,包括知识付费与社区管理的众包,也就是人与人的连接;
在这一切“软”环境磨合好后,再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和算法,优化信息、人之间的连接。如果仔细审视这一步骤,会发现,其实和今日头条的路径是不同的,其根本的差异在于,是用价值观指导算法,还是用算法指导价值观。个中优劣,相信读者心里自有一杆秤。
他们为什么想去知乎?
知乎的顺势“正巧”赶上了大环境的“逆势”。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摩托罗拉中国员工在2012年拉起“夺我专利杀我兄弟”,抗议裁员的横幅。彼时,撬动老牌跨国企业的正是中国成长中的互联网公司,他们富有激情和活力,以互联网思维、 创业精神和开放扁平化的组织结构站在了浪潮之巅。
但六年过去后,当年互联网公司如今已经人到中年,当年跨国企业经历的组织臃肿之痛正轮回到今天的大厂之中, 而新一轮的创业者已经习惯了流量和红利与资本催肥,一旦大环境遇冷,就难免被急功近利反噬:企业裁员、未达到战略预期的部门裁撤、流血上市、资本收缩……2018年已经要迈入冬季,互联网企业也正在迈入寒冬。
与此同时,相关数据显示,2018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超越去年795 万已高达820 万,创历史新高。从表面看,这可能是一个“就业难”的问题,当知乎的“顺势”遇到大环境的“逆势”, 为学子提供就业岗位就成了雪中送炭的事儿。
但在【商业街探案】看来,要解读知乎的校招并不在增加的就业岗位本身,关键在于,知乎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两个需求能不能对接,并一起创造新的价值。
首先,是否真的是“就业难”要看行业。根据腾讯研究院与BOSS直聘的研究报告显示,国内对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实际上是在爆炸式增长,2017年前十个月AI需求的数量就是2016年的两倍,而市场上“现成”的人才远远不够,高校的人才储备就成为企业们的必争之地。也就是说,对AI相关的毕业生而言,其实就业环境要远比他们在传统行业领域的同学友善的多。
但是,所谓的“互联网寒冬”对他们的确影响很大,只是这种影响不在于是否能够就业,而是就业后的职业规划。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内如今AI的招聘环境下,大厂招聘具有“马太效应”(强者越强),但大厂是否对毕业生是个好选择吗?
写这篇文章的前夜,【商业街探案】正好和国内某以狼性著称企业的一位资深技术聊天,他的痛苦在于,逐渐奔四,在号称要淘汰大龄员工的企业内很有危机感;收入不错,但要在如今的职级向上,难于登天,他曾和同事感慨:“大领导都在XX市,我干什么领导根本看不到啊。”
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曾经作为新兴势力,挑战传统组织文化的互联网公司在成为巨头后,也拥有了不可规避的弊病:员工尤其是技术,普遍面临着晋升通道犹如独木桥,工种单一(转型难)的问题。 而如今年轻人拥有更开放和多元的思维,在大厂里干着一眼就看得到头的工作,可能不是他们的期望。
而创业公司,特别是盲目追赶风口的公司,抑或大公司内部的创业项目,对毕业生最大的“伤害”在于岗位的不确定性,风口上,大肆补贴,高薪招人,一旦没跟上风口,迅速裁撤止损,从企业利益角度可能无可厚非,但对员工尤其是毕业生来说,并不是好事。当外界在嘲讽年轻人喜欢跳槽不稳定浮躁的同时,不知道是否考虑过可能就是公司本身在当下的浮躁造成了这一切呢?
从【商业街探案】的观点看,毕业生最需要什么呢?
一个确定性的职位,一个拥有不确定性的成长空间。
这恰好是知乎所能提供的。
确定的是:同学们将深度参与到知乎的AI和算法架构里。周源在内部公开邮件中如此解读:“让用户轻松获得可信赖的解答,这件事就是知乎团队的北极星。它指引着我们当下的工作:智能社区、工具场景和商业矩阵……推荐算法等核心机制扮演了内容生产中枢调度的角色。这超越了原有依赖每个提问者自身社交图谱进行问答邀请连接的机制。”
算法将衍生出与众不同的价值:回顾算法从诞生至今,其实伴随着两个词:消费和消遣。
其最早籍由亚马逊推动的电商智能匹配到今日头条推动的通过算法匹配(以消遣为主的)内容,但至少在国内互联网缺乏在算法基础上的知识匹配,当知乎大力发展算法时,可以预见的是,知识的生产规模会逐渐加大,同时迭代加快,当供应端爆发时,只有借助算法才能实现与受众的更精准匹配,而精准匹配所提升的效率才是普惠的基础,这也是周源的目标:“规模化、个性化地满足多元的内容消费需求。我们希望知乎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少部分人,而是能普惠到更广泛的人群。”
而知乎的组织是充满活力和开放性的。
和融到巨资后就喜欢更换办公环境,找到更高大上的公司不同,知乎如今依然“固守”在西二旗那片安静但略显偏僻的办公区,而【商业街探案】采访过的知乎所有高管,都不约而同地提到自己对这片办公室的眷恋。以【商业街探案】屡次造访知乎的经历看,那边的装修是在不能称为多么豪华舒适,但足够扁平和开放:你可能根本无法从工位的“档次”来辨别知乎人层级的高低,就像李大海和同学们说的一样:“你想找周源聊问题,不用敲门,随时可以。”
我们在前面写过,知乎不是一家快公司,所谓的“快”并不是跟风口的快,抑或增加新产品的快,但知乎也是快的,对既有产品的迭代和改进是快的,这可能是创始人性格和企业战略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也可能是一个正在进化蜕变的公司,既保持创业活力、对进取精神的贪婪,又避免浮躁和急功近利的最好方式。
所以,当李申申在对学生们坦承“在知乎工作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他稍微有点担心同学会“害怕”时,同学们反而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他们不一定可以那么清晰的理解,但凭借多年知乎用户的直觉,也会朦胧的意识到:“稳定的‘岗位’和开放性的空间,可能是自己第一份工作的最好选择。”
本文标题:AI校招季:去知乎做算法?很感性!
本文链接:https://www.sem4.com/feiyong/532.html
相关问答:
-
答:百度竞价托管价格,百度竞价外包价格,百度竞价外包收费,竞价账户托管怎么收费,竞价托管服务价格,百度竞价托管价格,百度竞价代运营收费,竞价账户托管多少钱,竞价托管代运营怎么收费
-
问:百度竞价,为什么搜索词和关键词一摸一样,但就是消耗了没转化?
答:你有没有遇见过以下这种问题,搜索词和关键词一模一样。点击的价格不高,但是就没咨询。这种情况有可能是非百度流量进入的,因为通常这种流量啊只会存在核心词,通用词就用大词,短词上。百度的大数流量除了自己的搜索平台以外,还会合作一些其他第三方的媒体。因为合作的是第三方,那客户的真实的搜索...
-
答:SEM推广有流量和咨询,为什么成交还是很低?SEM推广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成交,但成交的因素众多,需要一一分析。每一个环节都要做到最佳。4个步骤,对成交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SEM推广成交率低的原因它们分别是:精准的流量,好的落地页,好的客服和销售,品牌影响力。1、精准的流量对于精准...